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陳孖川)“你們這是把工業(yè)場景搬進了大學課堂?!苯?,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高等教育現場觀摩點,武漢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武科大”)“耐火材料智能砌筑機器人平臺”的“數字孿生+現場實訓”教學模式引來眾多嘉賓點贊。
在該教學模式中,學生先在電腦里“搭積木”構建虛擬焦爐模型,練習拼砌1000余種異形耐火磚,預演砌筑流程;再到實驗室操控真實機械臂,精準執(zhí)行涂漿、砌磚等動作;最后,通過遠程智能砌筑操控系統(tǒng),完成砌筑仿真,并利用AI分析操作數據,改進操作工藝,形成“虛擬仿真—實操驗證—智能優(yōu)化”的閉環(huán)訓練鏈,復現工業(yè)現場的耐火材料智能砌筑全流程。
在現場觀摩點,工作人員手持三維掃描裝置,短短數秒就能將一塊耐火磚轉化為數字模型,并在虛擬空間中完成砌筑仿真與機械臂運動控制;輕觸屏幕啟動“一鍵砌筑”,遠在武科大青山校區(qū)的機器臂便可自動完成從抓取、涂漿到砌筑的全流程操作。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認識了各類耐火磚的特性,又掌握了機器人運動控制核心技術,更重要的是對實際工業(yè)場景有了‘眼見為實’的實感?!表椖控撠熑?、武科大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汪朝暉介紹。
耐火磚砌筑是高溫設備施工中的關鍵技術,然而耐火磚重量大、種類多,砌筑空間狹窄、環(huán)境惡劣,人工砌筑難以保證精確度,研制一款智能砌筑機器人迫在眉睫?!斑@需要解決結構設計、智能感知、機器視覺等多個問題,涉及機械、材料、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蓖舫瘯熖寡?。
武科大聯合中冶集團攻關,自主突破了受限空間大負載機器人運動平臺設計、基于數字孿生的大型焦爐虛擬砌筑規(guī)劃、多級特征融合的耐火磚精準識別與抓取、機械臂自適應涂抹及雙臂協作控制等7項關鍵核心技術。
如今,這款機器人能以98%以上的正確率,自主識別上千種異形耐火磚;在0.5米寬的爐膛內,輕松抓取數十公斤的異形耐火磚,精準完成識別、抓取、涂漿全套動作,砌筑精度優(yōu)于±1毫米,遠超傳統(tǒng)工藝水平。團隊自主研發(fā)的“一鍵砌筑”遠程操控系統(tǒng),還能通過虛擬模型規(guī)劃砌筑方案,讓機器人精準執(zhí)行,實現砌筑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大幅提升施工效率與安全性。
武科大校長倪紅衛(wèi)表示,學校以“問題導向”推動科研攻關,以“場景嵌入”革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款智能砌筑機器人的研發(fā)與教學應用,不僅為傳統(tǒng)工業(yè)場景注入了“數字基因”,更以“虛實融合”的教學模式,打通了人才培養(yǎng)與產業(yè)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未來,學校將繼續(xù)探索更多產教融合新范式,為我國制造業(yè)智能化轉型輸送更多“懂技術、會操作、能創(chuàng)新”的復合型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