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法國出臺教育改革措施 消除貧困與社會不平等

發(fā)布時間:2018-12-07 作者:安鏡如 王玉玨 來源:中國教育報

貧困與社會不平等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即使對于經濟與綜合實力強國之一的法國來說也不例外。13.1%的貧困人口比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不斷上升的貧困人口數量以及巨大的貧富差距使得法國政府越發(fā)關注這一社會問題,力圖從多方面入手尋找解決辦法。

研究表明,貧困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學歷越低,貧困率越高。在沒有獲得任何文憑的群體中貧困率高達23.7%,若獲得高中學歷,貧困率則跌至13.9%,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群體內貧困率僅為6.6%。

除此之外,一系列社會研究揭示了法國社會貧困現象的一個特點——代際轉移。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公布的數據表明,收入最低的家庭需要六代人、約18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社會平均收入;生活環(huán)境與教育水平相對較差的地區(qū)或家庭所培養(yǎng)出的青年依然比同齡人缺少知識、工作技能及競爭力。貧困和低教育水平因此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制約個人與社會的健康發(fā)展。

扶貧計劃,教育當先。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重視青少年貧困問題,他曾經在2017年“世界貧困日”指出,消除貧困應當首先從青少年教育方面入手,不要讓今天的貧困兒童成為明天的窮人。他力求消除“命運不平等”的現象,即倡導人生不應被出身與家庭環(huán)境所定義。為此,馬克龍于2018年7月初提出了一項“扶貧計劃”。涉及教育的內容包括在公立學校內設置免費早餐,義務教育年限由16歲提高至18歲,為所有健康學生提供3個月的健康服務,提供培訓和就業(yè)機會,幫助學生獲得文憑或資格證書,增加青年保障覆蓋人數至20萬,為離開學校系統(tǒng)而沒有能力認證的學生發(fā)放津貼、提供培訓等。

增加貧困學區(qū)教學資源。依托教育改革消除社會不平等現象,也是目前法國政府的工作重點。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知識對于學生未來規(guī)劃至關重要。學生受教育程度更是消除社會不平等工作效率的決定性條件。然而,法國目前仍有20%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夠,這些學生多來自貧困和移民家庭。法國政府決定通過縮小班級人數提高教學質量。教育部長布朗蓋在2018—2019學年開學季的演講中表示強化教育優(yōu)先區(qū)內的小學在2017年開學季將一年級3700個班的學生人數減少到每班12人左右。今年開學季小班制逐步推廣至強化教育優(yōu)先區(qū)的二年級和強化教育優(yōu)先區(qū)的一年級,明年計劃普及至二年級。

提高貧困學區(qū)教師待遇。除了保證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另一主體也是教育扶貧、消除社會不公的重要工作對象。增加教師福利就是一個直接、有效的辦法。馬克龍在競選時承諾每年3000歐元的強化教育優(yōu)先區(qū)教師補助。自今年9月起,有45000名教師獲得1000歐元的年度補助,2019年9月補助金額將會上調至2000歐元,2020年開學季金額將最終達到3000歐元。具體需與工會溝通協(xié)調后實施。

(作者單位: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