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幼兒體能教育亟須破盲區(qū)

發(fā)布時間:2018-11-26 作者:張玉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城市化進程對兒童活動空間的日漸壓縮以及長期嚴格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撫養(yǎng)焦慮”,使得中國兒童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都大為減少,兒童體能的一些核心指標逐年下降,呈“身高長體質差”的外強中干型特點。近年全民低頭玩數(shù)碼的靜坐少動生活方式,使這種危險進一步加劇。

幼兒體能成積弱之態(tài),每遇小幅降溫,就有大批幼兒感冒不能來園;體能活動要求稍高,就易于發(fā)生扭傷骨折碰撞等事件。這使得幼兒又進一步被保護在安靜少動、溫度舒適的“溫室”當中。一些幼兒園因為刮風、下雨、降溫、升溫等原因取消戶外活動的現(xiàn)象較常發(fā)生,雖有明文規(guī)定幼兒每天必須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其中一小時為體能活動,但能夠完全達到兩小時的反而是少數(shù),達到一定強度的體能活動的就更少了,一些幼兒園陷入“不運動體弱,運動則有受傷風險,為免風險而取體弱”的怪圈中。

幼兒體能積弱問題,涉及復雜的多方面問題,最直接原因與幼兒運動指導的盲區(qū)有關。

幼兒教育領域存在的“體能盲”。多數(shù)幼兒園長年處于僅有女性師資教育的狀態(tài),女教師運動量普遍偏小,且有一定的誤區(qū),認為“只要幼兒每天到戶外運動了,就是鍛煉了”。幼兒園普遍的關注點集中于“時間的保證、形式的多樣和內容的趣味性”,對于體能培育的核心類型、適宜強度、風險預估與保護技能所知甚少。即便是非常關注幼兒挑戰(zhàn)性體能實踐的冒險游戲,也更多地通過對傳統(tǒng)游戲的借鑒、日常經驗的積累及鼓勵兒童大膽嘗試來進行,而不是基于幼兒體能發(fā)展關鍵經驗與科學培育渠道。這也導致全國幼教同仁學安吉游戲的熱潮經久不息,但是效仿時行動乏力。安吉游戲異軍突起,顯示出幼兒教育界人士對于幼兒體能匱乏嚴重的驚覺,以及對幼兒體能之于全面發(fā)展重要性的頓悟,而行動上普遍的乏力,則揭示了幼兒教育者對幼兒體能科學化培育之“盲”。

體能研究領域存在的“幼兒盲”。幼兒園教師的體能盲現(xiàn)象已被許多園所及幼兒家庭察覺,有的幼兒園聘請男教師或男性志愿者和幼兒一起運動游戲,家長則帶著幼兒參加社會上的跆拳道、輪滑、球類等訓練班。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另一個問題同時暴露出來,那就是體能工作者的“幼兒盲”。兒童體能鍛煉標準與方法的精細研究集中于體育學,但體育學研究對象更多的是學齡期兒童而不是幼兒,幼兒體能至今缺乏扎實的關鍵經驗評估工具與科學培育課程體系。而且,體能研究者更多地強調體能的訓練法達成,這違背了幼兒教育特征——游戲化生活化。幼兒以動作思維與形象思維為主,且其心理具有天然的游戲性,因此,幼兒的任何保育與教育,包括體能,均應建立在有操作與有情境的基礎之上,游戲化生活化必須是幼兒體能培育的最基本路徑。雖有少量的游戲化幼兒體育的研究,但樣本量少,且與幼兒年齡發(fā)展特征、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特征及幼兒園日常教學與課程結合并不充分。

要破幼兒體能教育盲區(qū),應著力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內容:

一是多專業(yè)合作攻關。通過學前教育領域、幼兒體育領域、國際比較教育領域以及教育技術領域的學科團隊深度聯(lián)合研究方式,探索幼兒體能的科學培育。探索幼兒體能發(fā)展關鍵經驗的系統(tǒng)化構成,探索國際相關的體能培育經驗,提供幼兒體能發(fā)展評估工具及課程制訂依據;進行幼兒體能培育的游戲化生活化設計,確保幼兒體能的發(fā)展不會陷入強制性訓練的誤區(qū);以信息化及虛擬仿真技術為幼兒園女教師提供體能知識與技能的扎實支持,彌補體能培育男性師資上的不足。通過學前教育工作者統(tǒng)整下的聯(lián)合攻關,為希望提升幼兒體能又苦于無科學抓手的幼兒園教師提供支架,使教師因心里有底而敢于放手。

二是多部門共同行動。不僅幼兒園層面及幼兒體能研究層面應該盡早行動起來,社區(qū)層面、媒體層面等也需要行動起來。比如,目前許多社區(qū)設置了體能設施,但并不適合幼兒運動需求,還需要強化社區(qū)人車分流制度,為幼兒大范圍跑動提供安全空間。目前幼兒園教育雖然規(guī)定了幼兒必須有戶外活動,但是在運動的時間與強度上,執(zhí)行力度尚顯不足。社會要倡導強健而非軟萌的幼兒新形象,改變現(xiàn)有的“弱小呆萌”的幼兒形象,并普及幼兒體能的關鍵經驗及其科學的培育方式。在法律層面,需要進一步明確幼兒在園運動風險的合理范圍及受傷的責任界定。幼兒體能提升是一個大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政府指導下的各類配套制度的完善,合力推動幼兒體能的跨越式發(fā)展。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5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