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打開文學思維的兩翼

發(fā)布時間:2019-04-08 作者:余志勤 來源:中國教師報

長期以來,我們對文學作品的解讀都是“客觀者視角”,習慣運用理性、邏輯的思維進行剝筍式解讀,從時代背景、作者經歷、小說主題、情節(jié)作用入手,將一部文學作品分解成“解剖臺上的材料”。

世界知名語言能力教育研究專家朱迪思·朗格在《文學想象:文學理解與教學》中寫道:“我一直將文學視為一種思維方式,而不僅是某種類型的文本——文學是智力的一個方面,文學思維具有特定的推理和問題解決策略?!痹谥斓纤肌だ矢衲抢铮膶W思維是與邏輯、推理等理性思維同等重要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師應側重訓練學生的文學思維,關注個體閱讀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力圖讓學生通過想象參與文本的深度解讀,通過與文本、與自己的對話反思生命、反思社會,達成對文本的重新認識,尋找到文本的意義,從而獲得更深的“內審體驗”。

借助想象,豐富文本內涵

想象是文學思維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在對文學作品的解讀中,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應該盡量遵循“從想象出發(fā)”的原則,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讓他們產生代入感和參與感,從而與文本產生親近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內涵。

比如,在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在傳統(tǒng)課堂中可能會提出問題“分析別里科夫人物形象”,學生會對文本進行客觀、有條理的篩選,從而組織答案。然而,這個過程是將文學作品進行理性解讀了,并不符合“文學思維”。我們不妨換個問題:請同學們研究別里科夫的朋友圈,選擇他朋友圈里任何一個身份,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與他展開一段對話。

在這個問題里,學生會有意識地加入情感體驗,不僅在選取“別里科夫朋友”身份體現(xiàn)的是聯(lián)想和想象的內在活動,而且在“進行對話”描寫時也是一個“文學思維活動”的展現(xiàn)。

當一個學生選取“戲劇小組成員”這個身份和他選取“很晚了還跟空軍待在一起的女學生”進行寫作時,他所展開的想象層面存在很大的差異。當一個學生選取“中學教務會”這個場景和選取“別里科夫談戀愛”這個場景時,他所展開想象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別。但無論如何,學生已經調動了內在體驗,采用了“觀察體驗”的視角,有了在場感,這無疑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文本,獲得更豐富的文學體驗。

借助對話,提升內審體驗

課堂上的文學作品解讀,與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作品解讀不太一樣,一般的文學作品都是以“審美閱讀”為主,目的是為了娛樂、審美,而課堂上的文學作品解讀大多數是為了“輸出閱讀”,也就是為了“獲取意義與理解”。

那么,文學作品的閱讀意義是什么?只是最后對于“主題的確認”嗎?我想這是不夠的。文學作品閱讀的意義還在于我們可以透過作品“反思自己”,通過與自身相關的體驗和觀念來獲得更深的內在體驗。所以,教師與其設置一個“主題探討”把思維束縛在“標準答案”里,不如借助對話設置開放性話題,讓學生反思自己、反思社會,從而完成對文學與自己的雙重解讀體驗。

繼續(xù)以小說閱讀《裝在套子里的人》為例,我們可以把“主題探討”分解為三個對話內容,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像別里科夫一樣的人還存在嗎?你會如何對待像別里科夫一樣的人?如何避免成為像別里科夫一樣的人?

每一個問題都會帶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如果想要完成解答,學生不僅需要閱讀這篇小說,還需要繼續(xù)閱讀契訶夫的其他小說。也就是說,學生不僅需要有一雙“外在的眼睛”觀察社會,還需要有一雙“內在的眼睛”觀察自己,從而形成真正的“閱讀的感悟”。

這樣的閱讀感悟不是“尋章摘句”式的感悟,也不是“人云亦云”式的感悟,而是基于學生不同體驗、不同視角基礎之上真實、有層次而豐富的感悟。有了這樣的感悟,學生就能獲得更深的“內審體驗”,語文的學科素養(yǎng)就能逐漸落實到學生身上。

(作者單位系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10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