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負暄瑣話·唐才子傳

張若虛: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發(fā)布時間:2019-04-23 作者:石繼航 來源:中國教師報

張若虛人如其名,當真是“深藏若虛”,歷史上關(guān)于他的事跡記載很少,只知道他是揚州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賀知章、張旭都是嗜酒如狂的人,張若虛既與他們齊名,想必也是好酒量。張若虛一生既不圖名,也不圖利,是個真正淡泊于世的人,既沒有像賀知章那樣做了朝中大官,也沒有像張旭那樣在當時就聲名鵲起。據(jù)記載,張若虛只當過“兗州兵曹”,是個不起眼的小官。

雖然張若虛官職不高,詩也只傳下來兩首,但僅憑《春江花月夜》就足以名垂千古。當然,張若虛的另一首《代答閨夢還》雖然不如《春江花月夜》有名,但也很有文學(xué)價值:

關(guān)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

試衫著煖氣,開鏡覓春暉。

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

情催桃李艷,心寄管弦飛。

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

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然而,《春江花月夜》寫得實在太好了,所以上面這首詩就像明月邊的星星,光芒全被掩蓋了?!按航ㄔ乱埂保@五個字本身就美不勝收,而張若虛這首詩更透著恬靜、空曠、高遠、空靈、宛轉(zhuǎn)、幽美的意境。春江、落花、明月、夜色,仿佛是一曲優(yōu)美的小夜曲,真如聞一多先生稱贊的那樣,“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對后世影響很大,像《紅樓夢》中的《秋窗風雨夕》就是完全效仿而成的: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fù)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zhuǎn)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本來林黛玉這首詩也是非常不錯的,但如果非要與《春江花月夜》對比,那還是遜色不少?!洞航ㄔ乱埂窔庀髲V闊、胸懷博大,正像聞一多所言,“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贊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這幾句寫春江月夜,描繪出一個真切自然的畫面。于是,下面很自然地轉(zhuǎn)到作者的思古幽情: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這幾句氣象開闊,尤其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句,與那些只是哀鳴“人生如夢”的句子并不一樣,而是思接千古,悠遠綿長。后來,李白也受張若虛影響,在他的《把酒問月》中感嘆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p>

《春江花月夜》中也有離愁別恨的句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但是,這種離愁是“小別”,不是那種“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的生離死別。

詩的最后寫道: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在這美麗的春江畫卷中,已經(jīng)有人乘著月色回家,等待歸人和思婦的將是美好和甜蜜。這種氛圍與春、江、花、月、夜這幾個字是多么和諧,也感受到大唐盛世時的祥和安樂。

張若虛憑借《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可謂毫不為過!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臨清市第一中學(xué))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24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guān)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