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思想力校長

劉建凱:把學生成長放在心坎上

發(fā)布時間:2019-05-07 作者:本報記者 孫和保 韓世文 來源:中國教師報

許多人都懂得教育如農業(yè)的道理,但許多時候在靜待花開的過程中,逐漸迷失了自己,或者結出的果實“千篇一律”,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與品質。在這所學校,劉建凱希望以自己的治校之道培養(yǎng)頗具特質的“英才”學子。

“學生事無小事,對于教育,我還是一個‘門外漢’?!焙颖笔√粕接⒉艊H學校董事長兼總校長劉建凱對事業(yè)的敬畏似乎從來沒有改變過。因為這份敬畏,以轉業(yè)軍人身份辦學近20年的他,曾經只做辦學的“保障者”,并不參與管理,希望“專業(yè)人做專業(yè)事”。但隨著時間推移,劉建凱逐漸對教育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4年前,當學校發(fā)展遭遇瓶頸時,他主動擔起總校長重任,真正執(zhí)掌唐山英才國際學校。

如今,唐山英才國際學校已經從2001年租校舍辦學的窘況,發(fā)展到擁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包括國際高中)于一體的集團學校,在校生近5000人。體量變大的同時,劉建凱管理學校卻更顯輕松。因為這個教育的“門外漢”讀懂了家長和學生。在他看來,凡事堅守學生立場,決策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fā),即使走些彎路但方向卻不會錯。

劉建凱相信,學生優(yōu)秀的習慣品質比分數更重要,學生快樂成長就是最大的成績。在唐山英才國際學校,全校師生不比成績比成長,結果,劉建凱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成長得更快更好。

破管理舊制,壯大發(fā)展根基

2001年,劉建凱與3位合伙人一起賣房籌款開啟漫漫辦學路。第一年招到168個學生。雖然內心對教育是滿滿的熱愛,但學校未來的路如何走,當時的劉建凱還沒有思路。

辦學初期,劉建凱看到了民辦教育的發(fā)展?jié)摿?,他堅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老百姓對好教育的渴求會越來越強烈。但囿于專業(yè)上的局限,他不參與學校管理,一直采用校長負責制。那時,學校通過從本土挖掘人才到全國招募人才,先后聘用了5位校長管理學校。

“每一任校長都為學校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沒有他們也不會有學校的今天?!眲⒔▌P比誰都清楚這點。其實,從2002年開始,劉建凱一直在學習魏書生的教學思想,并內化為自己的辦學理念,在心里生根、發(fā)芽。

轉折點發(fā)生在2012年。經過10年發(fā)展,唐山英才國際學校在當地小有名氣,但學校發(fā)展也遇到瓶頸:無論是在校生數還是教師流失的困境始終無法突破。到了2015年,在校生數量不升反降,有的班級學生甚至減少了一半,教師士氣低落,許多工作處于“癱瘓”狀態(tài),學校發(fā)展陷入谷底。

一直在幕后的劉建凱開始走到臺前,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合班并校,并裁掉40位教職工,原本渙散的教師隊伍更“搖擺”起來,“觀望”這位新校長到底要做什么?

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劉建凱提出打破年級負責制的管理體系,構建學科負責制。在他看來,“對學生成長而言,學校重在教育而不是管理。學校發(fā)展,教師為先;學生成長,教師為本。有了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必須抓好學科組建設”。

許多人都會疑惑,年級負責制是學校教育管理的“主流”,劉建凱為什么要拿這個制度“開刀”?2011年從公辦學校來到唐山英才國際學校掛職的化學教師、現(xiàn)為初中部校長的肖振儒給出了答案:“相對于年級負責制,學科負責制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讓學校的制度和決策直指學科;學校年輕教師居多,學科負責制下年輕教師上課必須聽一節(jié)、練一節(jié)、上一節(jié),每個循環(huán)周期,學科組至少組織一次聽評課活動,每月組織一次示范課。如此,學科組能更好地對教師分工,做到既培優(yōu)又補差,更好地整合和優(yōu)化教師隊伍?!?/P>

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學科負責制為學校發(fā)展帶來了“利好”消息:學校的學習之風和教研之風趨好,一批批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學校發(fā)展根基愈發(fā)穩(wěn)健。

去掉“防護罩”,在真實世界茁壯成長

“學校啊,當我把孩子交給你,你保證能給他怎樣的教育?”作家張曉風的這句話同樣考問著劉建凱,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什么家長要花錢把孩子送到你這里來”。

“為誰而教”“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如何培養(yǎng)百年英才”的話語在采訪中不斷被劉建凱提及:“如果只重視分數,學生能力不強;只重視成績,無法培養(yǎng)出百年英才?!眲⒔▌P表示,唐山英才國際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走出校門一定要有“英才特質”。

在學校操場上,記者看到一群戴頭盔、穿護具的一年級學生簡單活動后,雙腳分開、屈膝……待教練一聲令下,他們左右腳交錯用力,迅疾地穿梭于障礙物之間。偶爾有人跌倒,但很快起身繼續(xù)滑行。

如今的孩子被過度保護,失去許多在這個年齡應有的快樂?;诖?,學校在一二年級開設輪滑課,全員參與;其他年級開設輪滑社團——讓學生壯大膽量、增強平衡力。最初在低年級開設輪滑課時,一些教師為學生的安全擔心,而劉建凱就是要讓學生接受“摔打教育”,不讓他們做溫室里的“花朵”。

不僅如此,學校還高標準建設了游泳館,全體學生要上游泳課,并開設游泳社團。學校每年多次舉行地震、消防逃生演習。劉建凱的邏輯很簡單,學校教育不只是獲得知識,還要讓學生有生存能力。正是這樣,2012年“5.28”唐山地震中,師生迅速反應、快速有序,兩分鐘疏散到安全地帶的監(jiān)控視頻在全國引起了轟動。

去年暑假開學,一些細心的學生發(fā)現(xiàn)教學樓里的保潔阿姨“消失”了。原來,劉建凱把保潔員干的活都分配到班級,讓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清理、打掃。他認為,“封閉式寄宿制學校教師要融入學生,這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上,還要體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和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

“只有自己付出了勞動,才會更加懂得珍惜。”劉建凱看到學生的成長,備感欣慰。

在眾多教師心中,劉建凱儼然成為學校精神的標志性人物。融入軍人血液里的“有令必行”,讓外人看到他強硬的一面,但只要深入接觸便能發(fā)現(xiàn),他能夠審時度勢,對學校發(fā)展科學定舵。

2005年從公辦學校到英才學校“支教”的趙宏云先后擔任過班主任、學部主任、小學部校長、中學部校長,她的成長伴隨著學校跌宕起伏的發(fā)展歷程?!坝薪逃龎粝氲娜诉m合這個舞臺,因為學校掌舵者眼中有人?!壁w宏云說。如今,她退休后又被返聘回來,負責學校新組建的藝體中心,在劉建凱的支持下,趙宏云將在此重新展翅翱翔。

從2017年初開始,學校結合地緣、經濟承載能力等因素,以河北省灤南縣為中心,以300公里為半徑,每學期組織學生游學4-6次,現(xiàn)已先后走進北京、天津、遼寧葫蘆島、河北秦皇島等地。

“讓孩子見多識廣,眼里有事、心里有數、行動有法,不培養(yǎng)書呆子?!眲⒔▌P清晰地知道安全是學校的底線,但他有自己的考慮,“學生成長不能禁錮于學校的‘方寸間’,要把課堂搬到田野和大自然中,打開孩子的成長之門?!?/P>

“異木棉、面包樹、紅毛榴蓮、炮彈果……這一切對生在北方的我們都是那么神奇,這些在平日只有在電視上出現(xiàn)的‘稀奇物種’一一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時,頓時感覺到我的認知世界變大了?!痹诮Y束了河北秦皇島集發(fā)農業(yè)夢想王國的研學后,學生在研學日記中寫下這樣的話。

“抽離學生身上層層包裹的‘防護罩’,讓學生經歷、體驗與生活銜接的真實世界,學生的成長就會越發(fā)茁壯?!边@是劉建凱認同并實踐的教育理念。

像農業(yè)一樣,培育“英才”學子

“學生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經歷季節(jié)的更替,在充分吸收陽光雨露的滋養(yǎng)后,才能健康成長?!彪S著學校的發(fā)展壯大,劉建凱沒有失去平衡,反而不斷加大投入改善學生成長所需要的資源、環(huán)境與空間。

因為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在校時間較長,如何讓學生在校園內過一種有質量的生活?劉建凱提出了“不比成績比成長,不比成績比快樂”的口號。就這樣,無論是學生社團還是大型活動,無論是課堂教學改革還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劉建凱都鼎力支持。

在唐山英才國際學校,學生每天都要進行4000米長跑。同時學校每天都要保證學生一個雞蛋、二兩肉、一兩半油的供應?!皩W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要保持攝入足夠熱量?!笨此破匠5男∈?,劉建凱也記在心上。

為了高質量兌現(xiàn)承諾,學校開發(fā)了總面積1000畝的無公害種植和養(yǎng)殖基地,所產菜、肉、魚、蛋等副食品常年供應學校餐廳,保證進入學生口中食物源頭的安全。這也為學生的勞動教育、研學活動提供了場所。

現(xiàn)在的劉建凱只要有時間就會在學校走一走、轉一轉,就像一個農夫守護著“一畝三分地”,許多事情他還要未雨綢繆。

眼看著假期里學生奔走于各種輔導班,家長焦頭爛額,學生疲于應付。劉建凱提出學生發(fā)展的“369計劃”,即在初中每年安排300天、兩年600天、三年900天的在校課程學習計劃,相比其他學校,每年可以多開設近40天的課程。學校主要圍繞整體活動、研學、綜合素質評價等內容落實課程,并結合年段教學進度,七年級起實行初小結合抓好知識的銜接,八年級培優(yōu)補差重點提升,九年級夯實基礎“擁抱”中考。

學生延長了在校時間,而學費卻沒有增加。在減輕家長負擔的同時,劉建凱讓學生的成長保持與學校的 發(fā)展同頻共振?!罢n外輔導班對學生不是‘營養(yǎng)過?!褪恰魅粺o味’,通過‘369計劃’,我們把學生拉入正常的軌道,實現(xiàn)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劉建凱說道。

作為唐山英才國際學校的“元老”,張素芝在辦學之初辭去公辦教師身份加入進來,“眼看著第一幢教學樓拔地而起到如今教師公寓的開建”,張素芝對學校的熱愛溢于言表,但現(xiàn)在身為學校發(fā)展的督導與審計人員,“369計劃”一提出她就成為第一個反對的人——這無疑會承擔許多額外的成本。隨著效果的顯現(xiàn),張素芝的顧慮逐漸消除。

“許多人都懂得教育如農業(yè)的道理,但許多時候在靜待花開的過程中,逐漸迷失了自己,或者結出的果實‘千篇一律’,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與品質?!眲⒔▌P更希望在這片沃土培養(yǎng)出具有英才特質的學子。

在灤南縣第二屆“英才”杯中學生法律知識競賽上,唐山英才國際學校的學生在個人必答題、團隊必答題、風險題等環(huán)節(jié)對答如流,但因搶答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不好以微弱之差排名第二。坐在評委席的劉建凱沒有為學生的表現(xiàn)感到可惜,相反,在對手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的時候,學生敢于指出來,這是劉建凱希望看到的。在權威面前敢于說“不”,這樣的學生既符合劉建凱心中的“英才特質”,又是未來社會發(fā)展需要的。

如今,學校的發(fā)展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委派灤南縣教育局副局長趙春海為“協(xié)調員”,統(tǒng)籌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的業(yè)務往來。如此一來,“剛硬”直接的劉建凱與“柔軟”迂回的趙春海搭班,讓許多決策更容易軟著陸,也讓學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學改革走向更專業(yè)。

談及學校未來的發(fā)展,劉建凱介紹說,學校還將建設專家咨詢平臺、家長協(xié)同平臺、教師成長平臺和信息化開放平臺,引智借力發(fā)展,成就“百年英才”大格局。

(劉建凱,河北省唐山市英才國際學校董事長兼總校長。河北省民辦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曾獲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唐山市“擁軍模范企業(yè)家”等稱號。)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8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