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 樹中職生文化自信

發(fā)布時間:2018-11-27 作者:黃長云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一碗陽春面》是普高教材的傳統(tǒng)篇目,中職教材改為《一碗清湯蕎麥面》,是一篇很好的勵志教材,也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構建和諧社會的好課文。筆者教書30多年,每讀一次這篇課文,都會淚流滿面、為之感動,可教完這篇課文,出乎筆者的預料,學生反應淡然,全班60多個學生中,真正對這篇課文有幾分喜歡的只有五六個人。與此相同,《致橡樹》是一首情感熱烈、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的好詩,而教完這首詩后筆者發(fā)現(xiàn),喜歡古詩文和現(xiàn)代詩歌的學生,在全班60多名學生中也不過三四個,而且很多學生能背誦的詩詞才不到20首。

由此可見,和普高學生相比,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無疑存在較大差距,這種差距折射的是中職生在性格、行為習慣、生活習慣、情感心理、責任擔當?shù)仍S多方面的問題,他們中的一些人對學習缺乏興趣,對自己缺乏信心,對人生感到迷茫,甚至有些家長也抱著送子女到中職學?;靷€畢業(yè)證的心理。那么,如何彌補這些中職生存在的一系列短板,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愛好、健全的人格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筆者以為,還是要從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入手,從往哲先賢、近代才俊的著述中尋找精神食糧,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構建國民的精神脊梁,汲取生存智慧。

當前,我國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材中大量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篇目,而中職教材中古詩文只有十幾篇,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也應該盡快跟進,從祖先留給我們的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中找尋治病良方。比如,儒家要求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就是加強個人德行與操守修煉,做一個品行高尚、志趣高雅的人,也就是德才兼?zhèn)涞娜?;“齊家”即當個人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酥?,才能養(yǎng)家糊口、孝敬長輩、撫育幼小,并由養(yǎng)好一個小家,到“德被鄉(xiāng)鄰”。賦予其新時代的精神內(nèi)涵,即要學生成為一個有一技之長、真才實學的人,同時能養(yǎng)好小家,才能顧及大家,才能肩負時代的使命,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

與此相同,孔子智慧的思考、老子辯證的思維、莊子的豁達,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人生價值取向,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憂國憂民的情懷,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以及《詩經(jīng)》《論語》《孟子》《楚辭》《史記》《唐詩三百首》《宋詞》等,從歷代先賢文集中選擇篇目作為課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胸懷情操,讓他們懂得感恩,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具有報效國家的思想。

也許有人擔心,中職生學習這些篇目是否有難度,甚至影響他們對技能的掌握?其實,考試的難度可以降低,而且,學習不全是為了考試,學了不一定就非得要考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彌補中職生文化短板,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勇于擔當?shù)木瘛?/P>

(作者系湖北恩施市職業(yè)中專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7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