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在京舉辦“改革開放40年與我國家庭教育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發(fā)展”主題學術年會,研討家庭教育在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礎作用。全國婦聯(lián)主席沈躍躍出席會議并強調(diào),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家庭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深刻闡述,化為推進新時代家庭教育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家庭教育的關鍵是德育,核心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孩子的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要堅持把立德樹人落細、落小、落到家庭,貫穿到家庭教育全過程、各方面。與會專家就此達成共識,同時指出目前有些家庭教育行為偏離了立德樹人的“靶心”,存在“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追求家產(chǎn)”替代“重視家風”、“人機互動”替代“人際互動”等誤區(qū),值得警醒。
“育才教育”不能替代“育人教育”
“網(wǎng)絡上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文章,‘幾招把孩子搞定’。教育學、心理學這兩個學科都沒有‘搞定’這個概念?!北本煼洞髮W教授趙忠心非常反感這樣給家長支招,指出很多家長只關心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而不重視自身的修養(yǎng),“這個問題很嚴重?!?/p>
趙忠心引用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的話說,家庭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家長的自我修養(yǎng)。家庭教育主要是教育家長、提升家長,而不是教育孩子?!凹议L只知道教育孩子,不知道教育自己,這問題得改。”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長劉秀英也指出,家庭教育自媒體在傳播家庭教育知識時存在很多亂象,“標題黨流行,迎合的就是家長重方法、輕觀念的心態(tài)?!?/p>
劉秀英列舉了很多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比如家長期望接受的各項家庭教育指導中,“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和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排在第一位,為62.8%,而“家長的教育觀念”為17.4%,“家長對子女的教養(yǎng)態(tài)度”為15.1%。在“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不同程度的教育焦慮,除了“安全和健康問題”,對孩子學習的擔心是導致家長教育焦慮的最主要因素。
重方法、輕觀念的心態(tài)和普遍的焦慮情緒,在中華女子學院黨委書記李明舜教授觀察到的家庭教育問題上,體現(xiàn)為家庭教育理念落后,缺乏教育的大視野,方向上出現(xiàn)了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的偏差。“家長過分注重書本、技能教育,過早把競爭引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更多集中在智力投入,而教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明顯不夠。”
李明舜還從家庭教育立法的角度分析說:“家庭教育還沒有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礎理論研究不夠,服務領域亂象叢生。社會更關注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而對其他家庭成員的教育關注不夠,忽視了家長的自身成長,家庭教育被窄化為學校教育的附庸,甚至主要是監(jiān)督孩子完成學校的任務。”
“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還因為家長對兒童權(quán)利的具體內(nèi)容缺乏了解?!眲⑿阌⒄f,調(diào)查顯示,對我國頒布的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基本法律和文件,“不知道”和只是“聽說過”的家長比例達六成至八成以上,“認真學過”的不足一成;高達75%的家長“沒有聽說過”《兒童權(quán)利公約》,兒童權(quán)利的具體內(nèi)容更鮮有家長了解?!?0.43%的家長和孩子談話最多的主題是關于學習,家長陪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寫作業(yè)’”。
“追求家產(chǎn)”不能替代“注重家風”
與會專家強調(diào),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態(tài)環(huán)境,家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家風。
“社會風氣要靠家庭來改造,家庭靠建立良好的家風來改善。在重利輕義的社會風氣影響下,孩子們的價值取向也受到了污染?!壁w忠心認為,現(xiàn)在社會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就看家產(chǎn),評價商人的標準被無限泛化到所有人身上。成年人只知道家產(chǎn),不知道家風,孩子們長大的理想不是當大款就是當明星,扭曲的價值觀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追求。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陸士楨也認為,市場價值的泛化對家庭教育影響很大,“市場價值是以成敗論英雄、以物化價值論成敗,結(jié)果現(xiàn)在全社會都是這種價值觀。今天很多家長都在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要問的是,你打算讓孩子往哪兒跑?不輸在起跑線上,終點在哪里?估計大多數(shù)家長成功的標準就是有錢?!?/p>
“尊重家風并不只是中國獨有的傳統(tǒng)?!敝袊鴥和行狞h委書記叢中笑認為,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重視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比如英國就有“家庭是一座城,是所有孩子最初的學校,母親是他們最初的老師”的座右銘,布萊爾的“尊重計劃”就是建立一所國家級的家長學院。
“只知家產(chǎn)不知家風,在家庭教育上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雖然認同德育的重要性,但并不實施德育行為?!眲⑿阌l(fā)現(xiàn),在對孩子的品德培養(yǎng)方面,存在著一些家長認可作為個體擁有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價值,但并不對孩子進行此方面的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愛國、奉獻、誠實、守信、合作、遵紀守法、公平公正、勤儉節(jié)約、奮斗、孝敬父母等10項品質(zhì)中,“誠實”排在接受調(diào)查的家長選擇的第3項,但同時有高達56.1%的家長認可“老實人吃虧”這一說法。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具有誠實的品質(zhì)很重要,又覺得擁有這樣的道德品質(zhì)會損害自身利益,知行是脫節(jié)的?!?/p>
“家風的建立靠誰?家風的方向取決于誰?取決于家庭里面輩分最高的人。”趙忠心認為,家風和社會風氣有直接的關系?!懊總€人在公共場合的表現(xiàn),不僅反映了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也反映了他的家風。比方說有個老太太為了公交車的座位罵年輕人,我一看就斷定她的家風一定不好?!?/p>
“人機互動”不能替代“人際互動”
趙忠心提出,家長如果下了班就看手機,人在孩子身邊但心不在孩子身上,這孩子就是“有爸媽的留守兒童”,就會發(fā)出抗議“手機就是爸爸媽媽的第二胎”“我們家真正的小寶貝兒是手機”。
陪伴不夠、缺乏高質(zhì)量的陪伴,在劉秀英看來,都是不尊重兒童權(quán)利的表現(xiàn)?!凹议L最關注的仍然是受教育權(quán),而忽視其他方面發(fā)展的權(quán)利。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家長經(jīng)常陪孩子做的事情排在前三位的是‘和孩子一起吃飯’‘和孩子聊天’‘陪孩子寫作業(yè)’,比例遠遠高于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游戲玩耍、鍛煉身體、讀課外書、旅游、娛樂、參加公益活動?!?/p>
“中小學生全年的閑暇時間有170天,但多數(shù)家庭文化娛樂活動開展不足,七成小學生家庭和超過六成初中生家庭僅‘偶爾’組織旅行、郊游、聚會等共享型家庭活動。”叢中笑指出,高達45.63%的小學生家長回家后主要的娛樂活動為“看電視、玩電腦或手機”,64.79%的初中生家長在家休息時“看電視”,36.24%是“玩電腦、手機”。家庭活動中“人機互動”進一步擠占了親子間“人際互動”時間,不僅對親子關系不利,還會增加孩子沉迷電子化休閑娛樂活動的風險。
劉秀英認為,家長對兒童休閑娛樂權(quán)和社會發(fā)展權(quán)的漠視,導致兒童生活被包辦、時間被擠占、生活空間被縮窄?!罢{(diào)查發(fā)現(xiàn),從親子溝通的內(nèi)容來看,90%以上的父母會和孩子談論學習問題,有31.5%的父母從來不和孩子談論怎么交朋友,33.6%的父母從來不和孩子談論自己的工作,26.3%的父母從來不和孩子談論怎么用錢,38.6%的父母從來不和孩子談論什么是愛,47.8%的父母從來不和孩子談論生命和死亡的問題?!?/p>
“不僅這些重要的教育話題被家長忽視,孩子的基本生活習慣、健康習慣也不被重視?!眲⑿阌⒘谐隽钊诉駠u的兩組數(shù)字:“2016年全國人民點了33億單外賣,交易額為1761.5億元;2016年僅六成城市少年兒童每天都吃早餐,在路邊攤吃早餐的比例比2004增加了4.8%,一日三餐都在家吃的比例也在減少。”
“人機互動”擠壓“人際互動”,在李明舜看來,是因為家長不重視教孩子居家處事的能力。叢中笑則認為家長不了解孩子從家庭生活獲得的經(jīng)驗,其實是知識學習的重要經(jīng)驗背景和實踐準備。對此,東北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趙剛教授回應說:“替孩子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是失敗的家長的標志?!?/p>
趙剛介紹了日本2006年通過的《教育基本法》新增的家庭教育條目——“父母必須努力讓孩子養(yǎng)成生活中必要的習慣,培育自立能力”。他還引用2007年日本人三浦展在《階層是會遺傳的:不要讓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會”》一書中的話:父母的生活習慣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沒有成為“三好學生”(身體好、性格好、生活習慣好),就很可能成為學校的“差生”。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6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