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學校,他經(jīng)常被同學告狀;在家里,媽媽請他幫忙,他也裝作聽不見。沒想到,在疫情“居家隔離”的日子里,他卻悄悄地發(fā)生著改變——慢慢地,他會主動給爸爸媽媽倒茶水、洗水果了,吃飯時也能幫著端飯菜拿碗筷了,也知道給奶奶打電話噓寒問暖了。
這個曾經(jīng)讓老師頭疼、父母操心,現(xiàn)在被評為學校“文明禮儀進步之星”的小男孩叫王灝淳,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東方紅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他的變化得益于東方紅小學深入開展的“文明禮儀入我心”的活動,而這也是齊齊哈爾市教育局將疫情防控融入文明禮儀教育的一個縮影。
疫情防控期間,齊齊哈爾市教育局印發(fā)文件,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指導學校、家長切實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細節(jié)養(yǎng)成和文明禮儀教育,并開展了全市中小學最美文明學生評選活動,受到各方好評。
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衛(wèi)生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請用紙巾、手絹等掩住口鼻,防止飛沫在空氣中四散;沒有紙巾、手絹時,不要直接用手捂,請用胳膊肘;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請及時洗手;不要隨地吐痰?!币咔楸┌l(fā)后,齊齊哈爾市二馬路小學及時修改了假前布置的文明禮儀教育方案,通過視頻講解的方式,讓全校師生學會了正確佩戴口罩,正確消毒等方法,并通過抖音教學生咳嗽、打噴嚏的四項基本禮儀。
結合疫情防控期間家庭教育實際需求,齊齊哈爾市龍沙小學南苑校區(qū)開展了文明禮儀“陽光銀行”儲蓄活動,推出文明禮儀“陽光銀行”兩項“禮才”產(chǎn)品:健康生活“禮才”和線上學習“禮才”。存儲時間為每日,每一項“禮才”產(chǎn)品中又包含五小項內容,其中健康生活“禮才”產(chǎn)品中包含運動禮、用眼禮、作息禮、洗手禮和信息禮等5項內容。
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師范附小設立了“文明健康我能行”作業(yè)關卡,指導學生與家長一起學習衛(wèi)生防疫知識,開展家庭衛(wèi)生小清掃“春風行動”,清除家中的衛(wèi)生死角,不給病菌傳播滋生留機會。而齊齊哈爾龍沙區(qū)公園路小學則推行拱手復“禮”、口鼻戴“禮”、手護洗“禮”、肘臂習“禮”、暫不見“禮”等以新禮防控疫情活動。
“我們鼓勵各校通過錄制抖音短視頻、編寫三字歌等形式,通過學校、班級微信平臺進行交流,指導家長和學生了解防疫知識。這些喜聞樂見的形式,既可以緩解孩子在疫情面前的恐懼、焦慮心理,又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饼R齊哈爾市教育局局長劉鳳德說。
家校攜手培養(yǎng)“最美文明學生”
“大部分孩子在學校里都能乖巧懂事、文明禮讓,可回到家里卻成了唯我獨尊的‘小霸王’?!痹诙R路小學教師王丹玉看來,現(xiàn)在的許多孩子,從小生活在蜜罐里,家長的寵溺讓他們多了一些任性、無禮的壞習氣。
王丹玉深知,疫情期間家長與孩子多日的朝夕相處,對這些年輕父母的教育智慧是一次考驗。為此,王丹玉在班級中開展了“爭做最美小學生”的活動,她和家長一起策劃并拍攝了文明禮儀宣傳片,告訴孩子們什么樣的言談舉止是有教養(yǎng)的,什么樣的溝通技巧是受人歡迎的,什么樣的生活習慣是有利于健康成長的。為了提高孩子們文明言行的自覺性、自主性,王丹玉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文明禮儀公約,共同執(zhí)行,互相監(jiān)督,明確標準,付諸于行動。有了評比與監(jiān)督,再有教師的回訪,家長紛紛反饋孩子們可喜的變化,讓他們這個特殊的假期也同樣收獲了精彩。
疫情期間,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qū)第一小學及時調整了放假時制定的假期德育計劃,重新設計了適合居家文明禮儀套餐,內容包含個人禮儀套餐、家庭禮儀套餐、公共禮儀套餐等。要求每名學生每周領取一套文明禮儀菜單,菜單里面包含有中華文明禮儀教育視頻和禮儀養(yǎng)成實踐訓練內容。為了保證禮儀教育效果,該校教師多次在線上召開家長視頻會,鼓勵家長配合教師做好孩子文明禮儀教育。而這,讓孩子們在文明禮儀行為上漸漸有了質的變化。
“每天與家長老師每天問一聲好,每天做一次眼操,每天做一次體操,飯前便后必洗一次手,每天上下午居家各通風一次,每周為家長分擔一次家務,每周寫一篇體驗周記”,在齊齊哈爾市第二十中學,開展的居家文明禮儀“七個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許多學生成了文明禮儀“小達人”。而齊齊哈爾鐵鋒區(qū)第五小學則開展的“每日一問候”家庭互動活動,也在疫情期間傳遞著濃濃的親情。
在研究實踐中提升學生文明素養(yǎng)
李祎諾是東方紅小學四(3)班的一名學生,她通過上網(wǎng)搜集資料,學習有關文明禮儀的知識,視頻連線請教班主任,對文明禮儀方面的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完成了學校布置的文明禮儀研究性作業(yè)。李祎諾的研究性作業(yè)非常系統(tǒng),文明禮儀的由來、種類、常識、名言警句、標語和故事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
李祎諾的家長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李祎諾在家庭禮儀方面進步特別大,平時晚睡晚起、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不見了,逐漸養(yǎng)成了早睡早起、自己疊被、主動參加家庭勞動的好孩子。線上開學后,李祎諾將自己的文明禮儀研學心得,通過視頻直播與全班同學進行了分享。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齊齊哈爾市克東縣第三小學積極開展每天做一次家務勞動、每天踐行一個文明行為、每天記錄一篇文明成長小感悟、向家人宣講一次道德文明禮儀規(guī)范、參加一次公益實踐活動、共制家風和家訓以及餐桌禮儀、交往禮儀教育等活動,讓孩子在參與中體會知識的樂趣,勞動的收獲,自律的精神,民主的氛圍,藝體的素養(yǎng)和文明的提升。齊齊哈爾市富??h逸夫小學倡導學生開展“文明禮儀在我口中、文明禮儀在我手中、文明禮儀在我腳下、文明禮儀在我心中”特色活動。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第四小學要求學生做到“健康宅”“文明宅”,鼓勵學生通過自編防疫三字經(jīng)、小歌謠、快板等向奮斗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向無數(shù)的“逆行者”致敬。齊齊哈爾市育紅小學也展開了獨具特色的文明禮儀宣傳活動,該校教師張玉娜就組織幾位語言表達力強、興趣廣泛的學生成立了“主播小組”,從周一到周日安排了不同防疫的小節(jié)目,推出的《小姜說事兒》《周末整理家》等節(jié)目深受師生喜愛。
目前,這些接地氣的文明禮儀研究性學習活動,已成為齊齊哈爾市各學校、各班級的常態(tài),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從中受益。(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蘇令 通訊員 姚繼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