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_不卡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激情不卡视频_亚洲成av人不卡无码

首頁>檢索頁>當前

專家觀點

“碼書碼課”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9-06-04 作者:武麗志 李玉平 來源:中國教師報

隨著智能手機特別是微信等包含掃碼功能的APP廣泛應用,“掃碼”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互聯網+”的催化作用下,知識的載體將不再是書本那么簡單,各類數字學習資源、各類電子數字產品、各式學習方式,將有機結合成新型教育融媒體。

“碼書碼課”通過二維碼將圖書和微課聯系起來,將線上與線下聯系起來,正在深刻影響著圖書出版和課堂教學。作為傳統(tǒng)微課的升級版和新載體,“碼書碼課”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碼書”就是紙介圖書與二維碼、微課結合的產物,具備融媒體的基本特征,即通過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就可以觀看課程,實現各種資源的鏈接。因此,“碼書”天然具有了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屬性,是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聯結的產物。

“碼書碼課”的設計開發(fā),不僅是為了教師更好地“教”和學生更好地“學”,而且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通常而言,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上課”中成長,教師要腳踏實地上好每一堂課,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努力實現課堂上學生與教科書、學生與教師及其他伙伴、學生與自己內心的相遇和對話。第二個階段是在“研課”中成長,教師要不斷對自身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不斷對教學規(guī)律、教學經驗進行提煉,不斷整合他人經驗,從而實現自身專業(yè)能力和水平的螺旋式上升。第三個階段是在“創(chuàng)課”中成長,這時的教師已經能夠充分且客觀地理解課程、認識自我,能夠提出自己的教學主張,從而具備能力可以構建凝聚教師自身獨特魅力、深邃思考的“教師課程”。教師開發(fā)“碼書碼課”就屬于第三個階段,其實質是教師隱性經驗顯性化、系統(tǒng)化、課程化的過程。

教師在開發(fā)“碼書碼課”的過程中,將獲得多方面的發(fā)展。比如,教師要開發(fā)一本高質量的“碼書”,單純靠萃取自身隱性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跳出固定思維和小圈子,提高站位,進行更深入的理論學習和更廣泛的實踐經驗借鑒。對于理論學習來說,教師主要通過數據庫檢索和互聯網搜索引擎的檢索功能,獲取有價值的學術信息,進而實現特定主題“滾雪球”式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這是一個目標性極強的專業(yè)累積過程,也是專家智慧形成的過程。

開發(fā)“碼書碼課”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中跳出來,研究教材、研究技術、研究學生、研究自己,甚至要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學校、研究趨勢、研究心理學,從而轉變成為“研究型專家教師”。

“碼書”的開發(fā)是一個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懂得如何收集素材、加工素材,以及如何進行視頻錄制或拍攝等,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容易。開發(fā)“碼書碼課”的過程也將提升教師對時代發(fā)展、教育發(fā)展、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敏銳度,提升自身信息素養(yǎng)。

與此同時,“碼書”開發(fā)在促進教師科學表達能力提升、促進教師教學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等方面亦多有裨益。

作為傳統(tǒng)微課的升級版和新載體,作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路徑,“碼書碼課”將虛擬與現實、線上與線下進行鏈接,必將繼續(xù)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作者分別系華南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副院長、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區(qū)教科室主任)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05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