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盡管現(xiàn)在已經離開青化中學一年,但在陜西省寶雞市眉縣青化村以及周邊十幾個村莊,村民們仍難忘他在這所位于全縣最偏遠鄉(xiāng)村的薄弱初中逆襲的傳奇。
起死回生逆襲
青化中學遠離縣城,學校條件一度十分艱苦,曾經縣教育局分配5名大學生去任教,結果進門看了一圈,帶著一臉的難以置信和失望,拉著行李轉身就走了。這件事曾在全縣轟動一時。
“2000年前后,學校的辦學環(huán)境、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都跌到了谷底,縣上也將學校列入了撤并名單。”老教師孟引倉在這里工作了40年,見證了學校的衰落,“從20世紀90年代末教學質量開始下滑,有些村整班車送孩子去縣城讀書,有門路的教師都調走了,學生普遍基礎差,無心學習。因為學生連年中考考不上,村民意見非常大,甚至吵吵著要把校門給鎖了——多虧了張鵬程校長,是他讓學校起死回生?!?/P>
2005年9月,張鵬程由眉縣營頭中學教務主任調任青化中學教學副校長。他清楚地記得,上任后不久,縣教研室召開新學期工作會議。不知情的工作人員照例給他準備了一條包扎帶。因為往年他所在學校獲獎證書多,得包扎起來帶走。沒想到,這次他只領到一個信封,里面是新學期教研計劃安排。
“我就不信學校搞不好。”張鵬程連夜帶著一幫青年教師干開了,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構建“223高效課堂推進方略”,實施教學質量檢測考核,倒逼教師教好書,學生學好習,教學質量逐步回升。
教師還是原來的教師,學生依舊是原來的學生。當他2012年任校長后,僅一年時間,學校中考由全縣倒數(shù)躍居全縣第一,中考通過率由原來40%至50%躍升到85%,并在隨后幾年,學校中考成績一直穩(wěn)居全縣第一。
教育就是信仰
“人活著要有一種精神。我經常給師生們講,你看村里六七十歲的老婆婆每天去廟里念經,從凌晨4點多跪到7點多,回家精精神神干一天活,不叫苦也不覺累。為啥?”張鵬程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們教師要把對教育事業(yè)的追求當成自己的一種信仰!”
出身教師世家、從小生長在農村的張鵬程,敏銳地抓住每一個教育瞬間,去喚醒、激發(fā)教師內心的良知與責任感。
一次檢查宿舍內務時,張鵬程意外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的被子里竟然是一團團爛棉絮,他一邊讓人去買新被褥,一邊召集全體教師開現(xiàn)場會,說:“像這樣的貧困家庭學生,學校不止一個,如果學不到知識本領,他們將來的出路在哪里?教他們學好、上進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P>
因為缺教師,2014年與2015年秋季學期,學校不得不把初一4個班合并成3個。中間教師實在周轉不開,學校的報賬員、后勤的轉崗老教師先后走上語文課、數(shù)學課講臺?!皠傔M校就讓帶七、八年級各一個班的語文課,真的壓力山大,全靠校領導、老教師手把手地教,整個兒是被激勵被逼出來的?!毙路峙鋪淼奈髂蠋煷竺赓M師范生鄭楠說,幾個月后剛適應又被調到初三“補缺”教語文,并擔任班主任,“當時覺得很難,但是挺過來以后,現(xiàn)在就沒啥能難住我了?!北∪跣5牧觿莸贡浦嗄杲處熝杆俪砷L起來,畢業(yè)不到5年,鄭楠已是一位“資深”優(yōu)秀教師了,而報賬員張亞峰不僅獲評優(yōu)秀教師,還拿到了在職碩士學位。
在青化中學,校領導是畢業(yè)班的主力軍,初三年級12名教師中,班子成員占了7個。張鵬程一直帶初三兩個班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成績穩(wěn)居全縣前茅。
學校還建立了持續(xù)的教師學習培訓機制,想方設法“請進來、送出去”,盡可能讓教師拓展視野、更新理念,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例會和教師例會進行教學研討、培訓。學校每月將教師績效考核和教學檢測質量掛鉤,對教學質量實行“雙線”評價,鼓勵教師團結協(xié)作又不乏競爭?!霸谶@種環(huán)境下,‘不行’的教師也被逼得‘行’了。”鄭楠說,“一些原來被其他學校認為‘不行’、自己也沒自信的老師,如今也都在各自崗位上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P>
夢想激發(fā)力量
張鵬程上任第一件事,是在校門口立了一個“自強不息”的石碑,鼓勵師生“永不言敗、永不言棄、永不服輸、勇往直前”。
戴紅花、走紅毯、上光榮榜,是青化中學最激動人心的事。每學期各方面表現(xiàn)突出、進步較大的學生、教師、家長都會享有這一待遇?!暗谝淮巫呒t毯,激動得路都不會走了?!碧崞鸷秃⒆右黄鸫鞔蠹t花、走紅地毯的情形,朱彤的媽媽樂得合不攏嘴,“孩子可是給我長臉了,村里人見了都夸,家長們也積極配合學校教育,不再當甩手掌柜了?!?/P>
學校每月組織“教師教學質量、班級學習質量以及小組學習質量及學生個人學習質量,月奮斗目標、措施、成果”展示活動,使每個人、每個層次、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具體措施、成果評價,督促師生向著目標努力。
學校堅持“3個年級一起抓,所有學科一樣抓,品德能力協(xié)同抓”,重點落實4項常規(guī)“每天每門基礎學科10分鐘早記,每天飯后人人參與天天清活動,每天晚上基礎學科知識整理,每天基礎學科糾錯歸類整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這樣日積月累的直接效果是“學科成績檢測整體中等偏上,沒有掉隊的特別差的學生”。
每天飯后20至25分鐘的數(shù)學、英語“天天清”活動是青化中學的一道風景:教學樓上下、教室內外,黑板前、水泥地上,三三兩兩的學生圍在一起“兵教兵”,用粉筆演練一道道習題,聽寫一個個單詞,邊寫邊講解,彼此爭論著。寫滿了就用拖把擦掉繼續(xù)寫,由于拖擦次數(shù)過多,部分水泥地上的砂石都漏了出來。
“這是一個雖處鄉(xiāng)村,卻擁有鴻鵠之志的教育圣地?!眮砬嗷袑W支教的眉縣中學教師王寧說,支教這一年是她從教4年來進步最大的一年。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5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wenfengfk.com All Rights Reserved.